进入2017年四季度以来,气温骤降。出血热、H7N9禽流感及流行性感冒等校园聚集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呈上升趋势。根据省卫生计生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通报,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全省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关注以下事件:
一、流行性出血热。目前我省正处出血热季节性发病高峰,要继续做好防控工作。
建议:1.学校和学生家长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将患者送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切实提高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识别及诊治能力,避免发生严重后果。2.西安、渭南、咸阳、宝鸡等疾病高发地市的学校要积极联系卫生疾控部门做好鼠类带毒率、感染率监测,按要求做好疫苗接种工作。3.学校应以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冬季是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应警惕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出现呼吸道传染病聚集性发病。
建议: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学校及幼托机构的管理,严格落实晨午检、消毒隔离、疫情报告等各项措施。2.发现病例要及时将患者送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救治。3.学校要加强以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水痘等疾病为重点的呼吸道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建议对高危人群及时进行流感、水痘等疫苗的接种。
三、人感染H7N9禽流感。我国内地2017年10月无新增报告H7N9确诊病例。截至2017年10月31日,全国共报告H7N9确诊病例1533例,死亡607人。预计2017/18年冬春季H7N9疫情将可能再次出现季节性升高。
建议:1.学校要加强针对性的H7N9防控知识宣传。2.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将患者送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救治。3.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提高防护能力。
四、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季节性分布特点与我省冬春取暖季节基本一致,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为高发期。
建议:在高发季节(尤其是陕南、陕北地区),学校要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和教育,普及防护知识,增强学生防护意识。
五、手足口病。11月仍处于手足口病发病小高峰,各高发市县要继续加强疫情监测,降低重症率,避免发生死亡。
建议:1. 托幼机构要继续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引导0-6岁儿童家长提高防病意识。2.幼托机构、学校应强化环境、物品等的消毒,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登记报告制度。3.学校和学生家长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将患者送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救治。4.学校要继续邀请当地卫生疾控部门做好疫情监测及重症、死亡、聚集性病例的调查处置,认真开展病原检测。
六、雾霾天气。进入冬季,重度污染天气的出现频率将会增加。
建议:1.学校要关注气象部门公布的空气质量监测指标,并根据当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统筹协调举办学生体育竞赛及各项活动延期调整等相关工作,适时减少或停止学生户外活动。2.有除霾净化设施设备的学校要及时调试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3.学校要加强防护教育,使学生提前了解气象信息,雾霾天气外出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敏感人群雾霾天应减少户外活动。
七、鼠疫。8月1日-10月30日,马达加斯加共报告1801例鼠疫疑似病例,死亡127例,其中62%病例临床分型为肺鼠疫。我省与马达加斯加无直航航班,输入可能性较低。
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继续关注马达加斯加鼠疫事态发展,根据风险变化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学生亲属及家人有往返马达加斯加,或与到过该地的人员有亲密接触的,要按要求及时报告学校和相关卫生疾控部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学校、托幼机构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密切留意学生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主动搜索病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二是学校要进一步加强食堂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的管理,严格执行学校食堂管理制度、规范学校食堂布局、完善卫生设施设备,加强食品储存、加工、存放等流程的管理,完善自备水和二次供水的净化消毒处理设施,加强水质的净化消毒处理。
三是落实各项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学校和幼托机构落实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保证室内通风和采光;坚持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学生登记和报告制度。
四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联系卫生计生部门,共同对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开展专业培训。针对学校管理人员和卫生保健人员开展卫生应急管理、传染病防控、食源性疾病预防等相关知识培训,认真学习包括《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在内的各项工作规范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