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基本信息>>学术委员会工作>>正文
陕西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2018年度工作报告
2019-01-08 15:36     (点击:)

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在发扬学术民主,提升学术决策科学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地保障我校各项学术活动规范有序地开展。以下,我们将就我校学术委员会2018年度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一、完成新一届(2018年)学术委员会的换届组建工作。

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陕西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规定,在对2014届学术委员会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基础上,于2018年年初,我校决定对学术委员会进行换届(一届任期四年),重新组建新一届(2018)学术委员会。

从开始筹备到正式成立,历时半年之久,先后经历了经验总结、调研认证、反复酝酿、充分讨论等若干阶段。直至10月8日,2018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的召开,标志着“陕西科技大学2018届学术委员会”开始启动运行。

2018届学术委员会拥有委员41名,设有主任1名、常务副主任1名、副主任5名。41名委员来源于四种不同渠道:即自动入选名额10名(校级层面领导及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青年教师代表名额3名(校长推荐)、二级学院(部)分配名额17名(一级博士点学院2名、其余学院1名,自行选举推荐)、前沿科学与技术转移研究院专设名额11名(主要推荐新进高层次人才)。

在41名委员中,担任学校及职能部门党政领导职务的委员10人(比率24.39%)、专任教授委员22人(比率53.65%)、40周岁以下的青年委员3人(比率7.32%),完全符合教育部《规程》关于组建人数的相关要求。

与2014届相比, 本届学术委员会具有4大创新点:

1.较大幅度增加委员人数。在保持“学术委员会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总体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以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作为分配的核心指标,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委员人数,保证了学术委员会的组成具有广泛的学科代表性和公平性。

本届学术委员会人数由上届委员会的27人增加至41人。其中,轻工学院9人;材料学院、化工学院5人;设艺学院、食品学院、环境学院、机电学院3人;电信学院、文理学院、经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人;教育学院、体育部1人,充分体现了强势学科、博士授权点学科的优先原则,又兼顾了普通学科与学院的平衡性。

各专门委员会的委员人数亦有所不同程度增加。

2.注重吸纳新进高层次人才。2014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名额分配包括三类:自动入选名额、青年教师代表名额、二级学院(部)分配名额。在此基础上,2018届委员会新增了“前沿科学与技术转移研究院专设名额”,主要用于吸纳新进高层次人才。

近些年来,我校共引进各类人才200余人。为引导新进人员全面融入学校各项建设事业,积极参与治学并建言献策,2018届学术委员会共吸纳了10名新进高层次人才,比率达24.39%,充分体现了学校党政领导对近年来新进人才的尊重和肯定。

3.规范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2018届学术委员会重新修订了《陕西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新《章程》对学术委员会的各项议事规则进行了明确规定。议事规则包括:如何提请召开会议,正确填写会议申请单、审议结果公示、审议程序、执行审议流程、反馈及监督等。这些议事规则的形成,是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促进我校学术委员会的健康、规范运行。

4、兼顾学术民主与行政管理的统一。长期以来,发扬学术民主与高校行政化管理是个“两难”选择。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或是同时有效提升学术效率及管理效率的最优路径。在2018届学术委员会(允许部分优势学科及学院负责人进入)中,具有行政职务(校、院、职能部门)的委员共19人,比率为46.35%;不承担任何党政职务的专任教授委员共22人,比率为53.65%。如此比例配置,既体现了学术民主的优势,又兼顾了民主与行政管理的统一性。

二、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职能,真正实现“教授治学”方略

2018年共组织召开校学术委员会4次:

1.2018年1月15日,召开校学术委员会会议。议题为:评议我校拟引进的A类人才(4名)以及B类人才(19名)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2.2018年3月8日,召开校学术委员会会议。议题为:审议我校本科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方案。

3.2018年7月16日,召开校学术委员会会议。议题为:评议我校拟引进的A类人才(3名)以及B类人才(20名)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4.2018年10月8日,召开校学术委员会会议(新一届(2018年)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议题为:通过新修订的《陕西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对2012年度专业技术二级岗位、2013年度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聘用人员聘期考核结果进行评议;对2018年专业技术二级岗拟推荐聘任人选进行评议。

关闭窗口